你的權利從哪裡來?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Dershowitz, Alan
出版社: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原作名: Rights From Wrongs: A Secular Theory of the Origins of Rights
译者:
黃煜文
出版年: 2007-3-5
页数: 352
定价: NT$34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1248356
内容简介
· · · · · ·
我們權利的來源為何?
在《你的權利從哪裡來?》中,法學巨擘德蕭維奇提出全新而令人信服的答案,以解決法哲學與道德哲學中持續已久的難題:我們的權利來自何處?所謂的「自然法」是否真的存在於憲法與法律條文之外?如果是,我們如何知道自然法說了什麼?為什麼權利會隨時空不同而變?
另一方面,如果權利不過是人類法律的產物,為什麼我們允許權利凌駕於人民意志之上?少數人的「權利」竟可勝過多數人的偏好,其論證的基礎何在?
在本書中,德蕭維奇主張權利並非來自上帝、自然、邏輯,或是光只來自法律。權利產生自人類對不義的經驗。正義是個捉摸不定的概念,難以定義,而且各種詮釋彼此衝突;不義則正好相反,它是立即的、直覺的、具有廣泛共識的,並且是具體的。《你的權利從哪裡來?》是第一個不以完全正義理論為起點的權利理論,它從反面入手:由下而上、從試誤中以及從集體的不義經驗出發。人類的權利源自...
我們權利的來源為何?
在《你的權利從哪裡來?》中,法學巨擘德蕭維奇提出全新而令人信服的答案,以解決法哲學與道德哲學中持續已久的難題:我們的權利來自何處?所謂的「自然法」是否真的存在於憲法與法律條文之外?如果是,我們如何知道自然法說了什麼?為什麼權利會隨時空不同而變?
另一方面,如果權利不過是人類法律的產物,為什麼我們允許權利凌駕於人民意志之上?少數人的「權利」竟可勝過多數人的偏好,其論證的基礎何在?
在本書中,德蕭維奇主張權利並非來自上帝、自然、邏輯,或是光只來自法律。權利產生自人類對不義的經驗。正義是個捉摸不定的概念,難以定義,而且各種詮釋彼此衝突;不義則正好相反,它是立即的、直覺的、具有廣泛共識的,並且是具體的。《你的權利從哪裡來?》是第一個不以完全正義理論為起點的權利理論,它從反面入手:由下而上、從試誤中以及從集體的不義經驗出發。人類的權利源自人類的惡行。
《你的權利從哪裡來?》呈現了有關我們基本權利來源的大膽、原創而富創造力的新理論。本書證明德蕭維奇不僅是大師級的法律教學者,同時也是敏銳而令人折服的權利理論家。這部創新的作品勢必會成為法哲學經典、大學學生的必讀書籍。
──亨利‧路易斯‧蓋茲(Henry Louis Gates, Jr.),哈佛大學非洲與非美裔研究中心主任,杜博伊斯研究所(W. E. B. Du Bois Institute)所長
《你的權利從哪裡來?》是個原創、吸引人且發人深省的權利理論。它為政治理論課程增添了重要的新內容。德蕭維奇的思考成果不僅使人更深入地瞭解權利,也再次確認了權利在民主政治中的核心地位。
──謝爾登‧哈克尼(Sheldon Hackney),賓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前賓州大學校長,前國家人文獎學金基金會主席
許多思想家試圖解釋為什麼我們擁有權利與為什麼有些權利應凌駕於民主決策之上,但這些嘗試都失敗了。永不吝於接受挑戰的德蕭維奇此時挺身而出。他令人折服的論證足以使他在努力重視人性尊嚴的萬神殿中贏得一席之地。
──瑪麗‧安‧葛藍登(Mary Ann Glendon),《談權利》(Rights Talk)與《創造新世界:伊蓮娜‧羅斯福與世界人權宣言》(A World Made New: Eleanor Roosevelt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作者
原本對開國元勳來說屬於「自明」的道理,如今對許多人來說已不再那麼理所當然,但在此同時,我們也知道這些權利有多麼重要。人權從何而來?德蕭維奇提出了合理而論證清楚的回應,凡是思索這個問題的人都不可忽視。
──哈維‧考克斯(Harvey Cox),《耶穌在哈佛的 26 堂課》(When Jesus came to Harvard)作者
《你的權利從哪裡來?》提供了嶄新而重要的視角來觀看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權利來源。對德蕭維奇來說,答案在於我們對邪惡與不義的具體經驗的回應,而非對抽象哲學教誨的學習。無怪乎這本書如此易讀而吸引人。
──山福特‧利文森(Sanford Levinson),《與多樣性角力》(Wrestling with Diversity)作者
好不容易──這位大師級的法律從業人員終於寫出一部權利理論,不枉費他過去在權利遭受忽視時奮不顧身為權利奔走的歷程。《你的權利從哪裡來?》填補了顯著的理論真空。本書絕對必須且無疑將成為指定閱讀的作品,用以補充有時幾乎和此世毫無關聯的古典與傳統理論的不足。
──哈維‧希爾維格雷特(Harvey A. Silverglate),《影子大學》(The Shadow University)合著者,個人教育權基金會創立者之一
德蕭維奇以高明的解釋與論證技巧說明了最關鍵性的道德議題……。一部非常重要且切合時代的作品。
──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改變想法的藝術》(Changing Minds)與《七種 IQ》(Frames of Mind)作者
德蕭維奇做到了!我的確讀完了這本(與棒球無關的)非文學類書籍,而且也讀懂了。他一定是在零度以下的低溫睡覺,思緒才能如此清新。如果當初我的教授是德蕭維奇,我現在也許就是個哲學家──或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結果,成為一個律師。現在我將著手學習這項新尋得的知識,並試著將它融入我自己的思想之中。
──賴瑞‧大衛(Larry David),《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共同創作人,《人生如戲》(Curb Your Enthusiasm)創作人
作者简介
· · · · · ·
亞倫‧德蕭維奇(Alan Dershowitz)
美國最知名的法學家。除了在許多備受矚目的案件中擔任辯護律師外,德蕭維奇也是專欄作家、演說家、書評家與暢銷書作家,知名度遍及世界,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克萊倫斯‧丹諾」、「當代最偉大的人權律師」。
德蕭維奇曾任《耶魯法學論叢》(Yale Law Journal)主編,一九六二年自耶魯法學院畢業。二十八歲時即成為哈佛法學院教授,是這所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一九八一年,美國刑事辯護律師協會頒獎給他,推崇他「作為學者對於個人自由與人權的卓越貢獻」。德蕭維奇目前仍任教於哈佛法學院。
德蕭維奇的著作包括《德蕭維奇法庭回憶錄》(The Best Defense)、《大法官的偏見》(Supreme Injustice: How the High Court Hijacked Election 2000)、《性的麥卡...
亞倫‧德蕭維奇(Alan Dershowitz)
美國最知名的法學家。除了在許多備受矚目的案件中擔任辯護律師外,德蕭維奇也是專欄作家、演說家、書評家與暢銷書作家,知名度遍及世界,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克萊倫斯‧丹諾」、「當代最偉大的人權律師」。
德蕭維奇曾任《耶魯法學論叢》(Yale Law Journal)主編,一九六二年自耶魯法學院畢業。二十八歲時即成為哈佛法學院教授,是這所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一九八一年,美國刑事辯護律師協會頒獎給他,推崇他「作為學者對於個人自由與人權的卓越貢獻」。德蕭維奇目前仍任教於哈佛法學院。
德蕭維奇的著作包括《德蕭維奇法庭回憶錄》(The Best Defense)、《大法官的偏見》(Supreme Injustice: How the High Court Hijacked Election 2000)、《性的麥卡錫主義》(Sexual McCarthyism)、《合理的懷疑:從辛普森案批判美國司法體系》(Reasonable Doubts: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the O.J. Simpson Case)、《厚顏無恥》(Chutzpah)、《顛覆命運》(Reversal of Fortune)、《法律的創世記》(The Genesis of Justice)以及《虐待的藉口》(The Abuse Excuse)。
目录
· · · · · ·
出版緣起
為中國輸入法律的血液 何飛鵬
專文推薦
「美味十足」的理論小品 陳瑞崇
永遠有錯誤,永遠要權利,所以我們養育權利 廖福特
謝辭
· · · · · ·
()
出版緣起
為中國輸入法律的血液 何飛鵬
專文推薦
「美味十足」的理論小品 陳瑞崇
永遠有錯誤,永遠要權利,所以我們養育權利 廖福特
謝辭
導論 權利來自何處?
第一部 權利的來源
第一章 權利是什麼?
第二章 上帝是權利來源嗎?
第三章 自然是權利來源嗎?
第四章 權利還有其他「外在」來源嗎?
第五章 立憲民主真的需要權利外源理論嗎?
第六章 我們需要發明外在的權利來源嗎──即便它並不存在?
第七章 自然法是有利還是有害的虛構?
第八章 那麼,什麼才是權利來源?
第二部 經驗作為權利來源的一些挑戰
第九章 總有正確答案嗎?
第十章 如果權利不來自上帝或自然,如何區別權利與單純偏好?
第十一章 經驗取向是否混淆了哲學與社會學?
第十二章 權利會產生惡行嗎?
第十三章 權利外在來源的爭論是否為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爭?
第三部 在特定議題上運用經驗權利理論
第十四章 經驗權利能否箝制多數決的濫用?
第十五章 「生命」權存在嗎?
第十六章 不受政府檢查的權利存在嗎?
第十七章 要求政教分離的權利存在嗎?
第十八章 遷徙的權利存在嗎?
第十九章 動物有權利嗎?
第二十章 死者能對自己的器官主張權利嗎?
結論 權利的未來
注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