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史·诗(中国文库4)》

《思·史·诗(中国文库4)》

图书访客2024-06-25 12:39:081210A+A-
思·史·诗(中国文库4)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叶秀山
出版社: 人民
出版年: 2010-3
页数: 317
定价: 22.00元
ISBN: 9787010087276

内容简介  · · · · · ·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作者简介  · · · · · ·

叶秀山,男,生于江苏扬中,祖籍镇江。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56年从该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由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至研究员并该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该院哲学系主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专攻西方哲学,兼及美学,旁及中国传统哲学。著有《哲学要义》、《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等,其专著及论文、随笔收入《叶秀山文集》四卷;近年专著《西方哲学史导论》上编,以及论文若干。业余喜好中国书法、戏曲及西洋音乐。




目录  · · · · · ·

引言第一部分 卡西尔的符号现象学 一、卡西尔与康德的哲学遗产 二、卡西尔的符号论 三、神话·语言·科学 1 “神话”作为一种符号、文化形式 2 卡西尔的语言哲学 3 科学作为概念之符号 四、哲学与文化之批判第二部分 艺术·神话·历史——卡西尔的《论人》 一、“符号”作为解释世界的“形式” 二、艺术与神话 三、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形式 四、艺术与历史第三部分 心理(精神)世界的探索——胡塞尔的现象学 一、反对心理主义——严格划分逻辑、心理、物理的界限 二、观念(理念)的世界 三、“人文科学”之建立第四部分 现代现象学思潮与黑格尔哲学· 一、“绝对的精神”与“纯粹的心理” 二、理智的直观与本质的显现 三、辩证思维与精神现象学 第五部分 海德格尔在“思想”的道路上 一、海德格尔的哲学的“变革” 二、“Dasein”与本源的时间性 三、语言、诗和思想第六部分 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 一、西方哲学之“危机”感与“无”的意识 二、“形而上学”的否定与“哲学”之终结 三、存在性的思想与对存在的思想 附: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第七部分 哲学之辩护——雅斯贝斯的“奋争”和“奉献” 一、雅斯贝斯哲学思想之渊源 二、哲学作为科学之超越 三、哲学作为Existenz之澄明 四、哲学作为形而上学之“密码”第八部分 萨特的“有”“无”之辩 一、萨特与他的前人 二、萨特的基本问题:(空)无 三、萨特论“他人” 四、萨特的存在论和存在的心理分析学第九部分 杜弗朗和现象学美学 一、现象学基本原则与美学观念之变化 二、艺术世界之起源及其特点 三、审美知觉之分析 四、审美经验之普遍性作者后记

引言第一部分 卡西尔的符号现象学 一、卡西尔与康德的哲学遗产 二、卡西尔的符号论 三、神话·语言·科学 1 “神话”作为一种符号、文化形式 2 卡西尔的语言哲学 3 科学作为概念之符号 四、哲学与文化之批判第二部分 艺术·神话·历史——卡西尔的《论人》 一、“符号”作为解释世界的“形式” 二、艺术与神话 三、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形式 四、艺术与历史第三部分 心理(精神)世界的探索——胡塞尔的现象学 一、反对心理主义——严格划分逻辑、心理、物理的界限 二、观念(理念)的世界 三、“人文科学”之建立第四部分 现代现象学思潮与黑格尔哲学· 一、“绝对的精神”与“纯粹的心理” 二、理智的直观与本质的显现 三、辩证思维与精神现象学 第五部分 海德格尔在“思想”的道路上 一、海德格尔的哲学的“变革” 二、“Dasein”与本源的时间性 三、语言、诗和思想第六部分 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 一、西方哲学之“危机”感与“无”的意识 二、“形而上学”的否定与“哲学”之终结 三、存在性的思想与对存在的思想 附: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第七部分 哲学之辩护——雅斯贝斯的“奋争”和“奉献” 一、雅斯贝斯哲学思想之渊源 二、哲学作为科学之超越 三、哲学作为Existenz之澄明 四、哲学作为形而上学之“密码”第八部分 萨特的“有”“无”之辩 一、萨特与他的前人 二、萨特的基本问题:(空)无 三、萨特论“他人” 四、萨特的存在论和存在的心理分析学第九部分 杜弗朗和现象学美学 一、现象学基本原则与美学观念之变化 二、艺术世界之起源及其特点 三、审美知觉之分析 四、审美经验之普遍性作者后记
· · · · · · ()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娱乐生活百科交流平台-说唱帮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 10条评论
  • shine2024-06-19 12:45:29
  • 感谢谢谢
qrcode

娱乐生活百科交流平台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不提供任何数据储存及下载
Themes by 说唱帮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留言建议|